荊門污染源監管平臺助力重污染天氣精細化管控
遠程揪出排污“元兇”
時間 : 2022-04-14 來源 : 中國環境APP 作者 : 余桃晶 胡弦 張衛 點擊 :
次
今年1月,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下,湖北省荊門市污染源監管平臺捕捉到應停產的某企業仍在生產運行,隨即啟動報警,執法人員迅速趕赴該企業,責令立即停產并依法查處。
據悉,為科學調配執法力量、減少非現場監管頻次,荊門市積極開發污染源監管平臺。2021年1月至今,該平臺共觸發各級各類報警7.88萬次,成功助力荊門重污染天氣精細化管控。
據介紹,荊門市中心城區有近800家工業企業,環境現場監管執法人員僅30多人。“平均每人要監管近30家企業,日常任務十分繁重,尤其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工作量就更大。”荊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開監管企業多、執法人員少這道“難題”,荊門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積極貫徹《關于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的指導意見》精神,探索運用各種非現場監管方式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以及各種場景下的運用,指導企業加強管理減排,提升節能減排水平。
通過不斷地運行、調試,荊門市污染源監管平臺形成“分級報警—發出指令—現場處置—回復辦結—報警消除”的響應處置閉環管理流程。針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排污超標、治污設施用電監管,平臺分別設置了不同級別報警。
2021年12月在黃色預警管控期間,該平臺捕捉到了某企業顆粒物在線監測數據不正常的信息。30分鐘后,平臺啟動Ⅲ級報警,向企業環保人員推送信息;60分鐘后,向轄區網管員、企業環保負責人推送Ⅱ級報警信息;90分鐘后,支隊長的手機收到Ⅰ級報警信息,隨即指定執法人員迅速赴現場核實處置。
經現場核實,該企業顆粒物監測設備因鏡片積塵導致數據失真,運維人員手工清潔鏡片后數據恢復正常。網管員、企業環保人員通過平臺上報處置情況,經過嚴格審核確認后該報警消除。
據統計,2021年1月至今,該平臺共觸發Ⅰ級報警21742次、Ⅱ級報警3761次、Ⅲ級報警53327次,推送短信超過15萬條,多次成功揪出排污“元兇”。